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忙忙碌碌,没有时间更新,遂将我去年做的作业放上来填空。

去年秋天陈嘉映老师在中国美术学院讲授课程“西方哲学史”(上)课程,课上受益良多,听课的日子每日享受精神的愉悦与学习的快乐。

这两年在美院的学习,彻底将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因为看书就可以快乐,获得新知便可以快乐。而这种乐趣的来源又如此广阔,可以一生需索,而那源头永远不会枯竭。

随附课程作业:哲学类相关书籍读书笔记一篇

 

         奥古斯丁的宗教理性、宇宙与时间

                 ——从《上帝之城》说开去

 

    本文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的课后作业,受课上内容启发,以《上帝之城》为起点,开始几个观点的探讨。

    《上帝之城》最核心的观念,当然是对“忠于上帝的真理与仁慈的上帝之城”与“追求俗世欲望与物质满足的俗世之城”这两个城的历史追溯与概念辨析。但全书浩浩二十二卷中,还涉及许多有趣的题目;作者对于上帝\共和国\时间\世界(地球)\异教神袛等许多核心概念,相对于他之前的希腊哲学家的各种观点进行了梳理与辩论;对一些世人对宗教信仰的非议与具体的现实做出了维护性的解释,从中可见柏拉图的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

    陈嘉映老师在课上指出,《圣经》作为一个完善的宗教文本,其内部逻辑性并不明朗。基督教神学是在奥古斯丁等一众神学家的努力下才逐渐完备,终成大统。听课之前,我对宗教的了解依然是浮面的,主要是对如《圣经》\《古兰经》\《华严经》之类的经典文本的粗浅的阅读体验,但相关学习才刚刚开始,与学者型学习相差甚远,尚未把握宗教的核心理解。通过西方哲学史的课程,我对于基督教作为一种宗教的生成与新约文本及耶稣其人的关系有了相对立体的了解。但是,由此反观《上帝之城》,我似乎仍然很难接受书中的“理性”内核。

    陈老师说,宗教信仰于先,求解于后;这也是我读《上帝之城》后的观感。因为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做的思辨,必须先以无条件接受《圣经》文本为前提,然后以对圣经的解释(很多时候是微言大义式的解释,尤其涉及在《旧约》中寻找预言耶稣的语句时)作为论据来驳斥其他理论,使得辩论丧失了平等的基础。

    在内容上,奥古斯丁有选择地挑选了对自己观点有利的材料,而绕过了难点。比如为了将上帝解释成基督教的仁慈的上帝,奥古斯丁称,上帝虽然创造了一切自然之物,但并非一切的选择都是他做出的,以此将上帝与邪恶撇清关系。但是,《旧约》中的上帝确实并不那么仁慈,有时甚至非常冷酷,而《新约》中耶稣代上帝发声,广布慈爱,前后差别甚大。基督教的极端派如Marcion因此否认基督教与犹太教共有一个上帝。但事实上,《旧约》中赫赫有名的上帝降灾埃及一出,就是个突出的反例。为了显示自己的大能(能降下何等花样繁多的灾异),来警示万国不得藐视他的权威,上帝让法老的心变坚硬( “The lord harden pharaoh’s heart”),法老因而拒绝了摩西一次又一次的请求,漠视了一次又一次加诸于埃及人民的灾难,直到自己的头生子也成为了牺牲品。那么陷万民于水火蝗蝇的法老,他犯的罪到底是自己的选择,还是上帝的选择?——“The lord harden pharaoh’s heart”——如是后者,这个上帝还是仁慈的吗?

 

    不错,《上帝之城》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希腊哲学自苏格拉底以降的思辨方法,因此在对一些具体现象的解析上表现出很强的逻辑性.比如,作为非信仰者,每当好人遭难或坏人发迹时,会认为这恰恰是上帝不存在的证据——因为他们无力保护他们的信仰者。而对于“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的现实,奥古斯丁的解释非常充分:上帝会给予信徒的不是现世的好处,否则最后的审判日就无需再清账了。而倘使上帝施于好处时过于慷慨,会让人产生为上帝服务只是为了他分发的赠与。“那样的话,为上帝服务就不会使我们虔敬,反倒变得嫉妒和贪婪了。”——这多么像今天中国许多佛教信众的现状啊。

    奥古斯丁进一步指出,“当好人和坏人同样遭难时,他们并不因为遭受同样的苦难而成为同一类人。”因为磨难会净化好人,却会打垮坏人;即使好人遭难离世,也得升天堂;而恶人即使在人间得享长寿,但死后也永坠地狱被烈焰煎熬。

    奥古斯丁的解释似乎可以充分化解世人因为人间的不平与苦难产生对上帝存在与否的质疑,但我个人觉得,他的解释方法并未脱离他在上文中指出的重要问题:倘使为上帝服务是为了取得上帝给予的好处,信徒无法逃脱嫉妒和贪婪的魔鬼之心。事实上,基督教作为一个宗教逐步确立自己的宣教宗旨时,不是一直以“上天堂”来诱惑信众,以“下地狱”来恐吓不信者的吗?而这不就是最大的“好处”吗?

    相比之下,尚未走向极端自虐式疯狂之前的斯多葛主义追求的却是真正的至善。我们做有德之事,“德性本身就是褒奖”。我们做好事,是因为做好事是对的。当然,由于道德\伦理的相对性,古希腊的斯多葛主义也不见得就是完美的,但是斯多葛主义者向往的却是纯正的精神追求。奥古斯丁却将斯多葛主义者划入了俗世之城,因为在他看来,追求自身的德性不是为了上帝的荣光,因而本身就是一种狂妄。对此我难以接受。直到今天,基督教发展的一大瓶颈也就是如何解决“因信称义”的局限吧。

 

    对“宇宙”和“时间”的理解是本书的重要议题之一。柏拉图在《蒂迈欧篇》中提出,宇宙是被造的,有开端的,唯一的,并且如同一个庞大的生命体拥有灵魂和理性。而奥古斯丁认为:“在宇宙被创造之前,并没有时间这种东西。”(第六章)“时间和永恒之间的区别标志是,前者的存在有赖于运动和变化,后者则全无变化。”(第七章)正是因为上帝创造了世界和生命,生命的运动引起的变化导致了时间的开始——恒常不变是不需要时间的。奥古斯丁的宇宙也是唯一的。

    现代科学对于宇宙的讨论与可能性研究似乎已经走得很远。但我并不觉得,他们真正突破了柏拉图与奥古斯丁的概念。现代科学中提到的各种宇宙假设,大多建立在对“宇宙”这个词的曲解上。宇宙并不应该只是我们所见、所知的这个空间,而是涵盖所有的存在可能:所有的维度与所有的独立空间、所有的平行世界。就如时间也不是指现在这个可见世界的起点,而是所有可能的世界形态的起点。如果这个起点就是宇宙大爆炸发生的那一刻——时间的奇点,那么奇点之前是什么?霍金几乎是傲慢地说,在那之前,根本不存在时间这个概念。这和奥古斯丁如出一辙。

    这篇漫谈式的作业末尾,我的笔将我引回一个夏末秋初的夜晚,在中学校园草地上看星空的时候,初中的我对时间展开了第一次思考:

    “时间如一卷转动的磁带,相对概念上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磁带上滚动的点。我之前当然有古人,我之后自然有新人(即使人类灭亡也一定有另一世界),而我们共同存在于同一宇宙。就像我们在各自的那一段磁带上永远存在,无法抹杀。于是跳开磁带条上的先后位置带来的“狭隘时间”的局限,我和古人是在同一个地球上仰望星空。”

    以上这一段摘自我初一的周记本,并被直接用进了我半自传体的科幻长篇小说。那是真实的一刻,当年的我忽然非常固执地知道,人们可以理解的空间概念之外,加上一条神秘的时间轴线,就让这个星球上所有的时刻与所有的人,成为了永恒。于是,不管再过多少年,在这个夏末的时分,这个星球的这一方草地上、望着星星若有所思的这个女孩子,是永恒的。

    为了完成这份作业,我才第一次读了《海德格尔》(牛津通识读本),以我粗浅的理解,时间性的此在,“展露了一个持续的世界”的“世界时间”仿佛与我多年前的感悟相通。也正是当年感悟让我相信,因此服从“本真”的自己尤为重要,因为每一个人都可以不朽,每一个瞬间都可以永恒。存在即上帝。

 

 

 

 

 

                              

话题:



0

推荐

赵海虹

赵海虹

62篇文章 5年前更新

写作者,教师,学生。

文章